浙江省僑界智庫聯盟在浙師大成立 第二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與華文教育研討會舉行
11月27日,浙江省僑界智庫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二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與華文教育研討會在浙江師范大學舉行,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所長張春旺,浙江省僑聯副主席周松一,浙江師范大學副校長鐘依均,校黨委委員、組織部、統戰部部長呂迎春出席開幕會。
鐘依均對專家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浙江師范大學辦學情況。他表示,自中國華僑華人(浙師大)研究中心成立一年多以來,中心成員聚焦學術前沿,對接國家戰略需求,以華僑華人研究為核心,形成了多學科協同發展的鮮明研究特色。浙師大將積極承擔浙江省僑界智庫聯盟賦予的重任,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聚焦華僑華人及華文教育研究,著力打造面向“一帶一路”非洲國家華文教育的智庫品牌,努力推動智庫聯盟向縱深發展。
張春旺簡要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僑務工作的發展歷程,肯定了華僑華人在推動中國現代化建設、傳播中國文化和軟實力中的貢獻。他指出,在國際關系風云變幻、新冠疫情成常態化發展的形勢下,專家學者應聚焦華僑華人生存現狀,堅守學術規范和學術精神,加強成果互鑒,為更好服務僑務工作大局貢獻力量,為黨和國家作出調整僑務工作的決策提供智庫咨詢。
周松一對浙江省僑界智庫聯盟的成立表示祝賀。他指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僑界智庫聯盟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突出黨的新思想,聚焦僑聯新發展,及時掌握僑情,回應僑胞需求。他表示,僑界智庫聯盟成員單位需明確職能定位,發揮優勢,精準選題,建言獻策,著力抓好智庫成果的傳遞和推廣,提升僑界智庫影響力。
會上,張春旺,周松一,鐘依均,暨南大學特聘教授、世界海外華人研究學會會長李明歡共同為浙江省僑界智庫聯盟揭牌。張春旺、周松一為浙江省僑界智庫聯盟成員單位授牌。
開幕式后,第二屆“一帶一路”華僑華人與華文教育研討會舉行,李明歡,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副所長張秀明,暨南大學華文學院教授、國家語委海外華語研究中心主任郭熙,五邑大學教授、中國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張國雄分別就歐洲華人百年以來海外僑情的變化與特點、新時代海外華人教育與中國國家語言能力的提升、大變局下的僑情等議題做大會報告。
李明歡簡要梳理了歐華僑民百年來的歷史演變,分析了歐華僑民因來源地不同而產生的年齡、性別比例的差異。她指出,在過去百年中,歐華僑民在中餐館、華人商城等領域積極自發地進行了經濟多元化拓展。她希望,未來僑民能積極開拓進取,主動融入當地社會,移中謀生,變中成長,在求同存異中謀求發展。
張秀明分析了21世紀以來海外僑情發生的變化。她指出,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發展,僑民與祖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僑民在居住地的地位也逐漸提升。面對新時期僑民群體多元化發展趨勢,應客觀認識國際環境,加強僑務工作針對性,充分發揮新世紀海外僑民群體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作用。郭熙指出,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海外華文教育能力既是國家的語言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國家語言能力的表現,更是中文走向世界、兩岸和平統一的助推器。促進海外華語傳承,應當重視華文教育智庫建設,讓華文教育回歸本原,及時調整海外僑民國民教育、國際中文教育策略,發揮海外華文教育在國際中文教育中的橋梁輻射作用。
張國雄分析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海外僑情變化的深刻影響,他表示,在大變局背景下,僑民群體與祖國的聯系、家國情懷、世界關懷未曾變化,對此應保持戰略視野與戰略定力。針對僑民壓力、生存環境與文化認知的變化,應全面分析、客觀判斷,杜絕將個別國家、個別群體、個別階級僑情片面擴大為整體僑情。
當晚,與會專家參加浙江省僑界智庫聯盟發展研討會,會議審議并通過了聯盟章程和聯盟首批副理事長單位。
據悉,浙江省僑界智庫聯盟是全國首個自愿組成的聯盟性的、非隱秘性的僑務學術團體,匯聚浙江省14家學術單位,旨在為僑務研究、教育、學術研討交流提供平臺支撐,為各類涉僑活動提供必要支持。